“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原标题:
黑龙江:抢险突击,他们冲锋在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 通讯员 张学鹏 刘翰林
“枕下石砟务必填够夯实,几何尺寸要达到标准。”8月14日上午,在黑龙江省拉滨线94公里950米处,哈尔滨工务段哈东线路车间工长吕明刚正带领职工们进行线路捣固作业。拉滨线抢修开通3天,吕明刚又带着大家开展一次轨道精调,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8月2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黑龙江省多地迎来强降雨天气,继而引发洪水,造成拉滨铁路、滨绥铁路多处出现路堤冲空、道床冲失、路堑边坡溜坍等险情。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第一时间启动防洪预案,4600余名抢险人员紧急动员,调用近200台(组)大型抢修机械、机车,抢装防洪救援路料205车,对铁路线路以及设备开展集中抢修。
抢险突击,党员冲锋在前。吕明刚所在的哈东线路车间钢轨整修队一共10人,平均年龄不到35岁,最小的职工才25岁。其中党员4人,平时负责钢轨打磨、配合施工工作,自进入汛期,吕明刚带头和9名工友组成应急抢险突击队,哪个地方发生险情,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8月8日清晨5点,天刚蒙蒙亮,黑龙江省拉滨铁路线水害断道,多处线路路基被洪水冲空,枕木冲散,行车中断。吕明刚带着党员抢险突击队第一个冲上了水害线路。
拉滨铁路为单线铁路,受运力限制,路料、枕木等抢修物资需分多批次运送,洪水造成五常市部分区域铁路线路和公路道路损毁严重,作业机械运送、抢修作业施工难度极大,应急人员需携带工具徒步7公里前往救援现场开展作业,采取边铺设便道边施工的方式进行抢修。而吕明钢的应急突击队要把冲空的线路用碎石、枕木垫起,后续才能开进捣固车对线路加固。
头上大雨倾盆,脚下洪水滔滔,吕明刚把人员分成了五个小组,穿上救生衣、系上安全绳,两个人一组抱着200斤重的枕木,小心翼翼地走在湿滑的钢轨上,再依次插进中空的铁道下。他们走得很慢,一旦脚打滑,人就可能掉进洪水里。
32岁的张驰是复员军人,个子不高,体格壮实,他抱起枕木走在最前面,腿上、胳膊上全是摔倒后碰的血口子。27岁的作业班长杜子豪腰受了伤,疼得受不了,他找来一根带子将腰部扎紧,舒缓些后,又冲进了抢险现场。
由于地处山区,加上雨水侵袭,夜间气温骤降,突击队员的衣服早就被水浸透,裹在身上又冷又湿,场内却没有一个人叫苦,有的只有“再向前铺一米”的呼喊声。
8月11日,经过7天6夜的连续抢修,受暴雨洪水影响中断的拉滨铁路全线抢通……8月12日,黑龙江省五常站发出了第一列粮食物资专列。
“铁路部门在五常站为农民、种粮大户和货主准备了仓储的场地,提前准备了集装箱装运货物,避免了粮食受潮,在水害线路抢通后第一时间组织开行了粮食列车,确保北粮南运的通道畅通。”国铁哈尔滨局调度所副主任曾卫宇说。
这场洪水中,在哈尔滨至绥芬河的滨绥铁路线上,党员同志同样冲锋在前。
铁路通信光缆是司机与邻近各车站间联络的通道,台风水害频发期间,如果通信不畅,会使列车失联,危及行车安全。8月2日,哈尔滨通信段东车间管内滨绥线某区间发生山体滑坡,造成光缆外露中断、电杆倾斜倒伏。
哈东通信车间党总支立即组织3支党员突击队,分别从哈尔滨、尚志、阿城携带防洪器材、应急抢险设备、仪器仪表奔赴水害塌方地段冒雨奋战。
抢险现场全是积水和泥潭,铁路沿线两侧被洪水冲刷造成坍塌,铁路通信光缆即使深埋地下也被洪水翻上地表,有多处断裂受损。
抢险队员站在1米多深的淤泥里扶正警示牌,再擦干手熔接光缆,党员丁敬红站在泥里,用双手抠出破损的缆线,小心翼翼地剥去光缆外皮,细如发丝的光芯很脆,一碰就断。
大水中,丁敬红连大气也不敢喘,死死盯着,一点点将光缆的两个端头放进熔接器里。“洪水进家了!”这时,家人急促的电话响起,丁敬红红着眼,叮嘱家人快速转移,放下电话后,又拿起光缆,屏住呼吸,继续熔接作业。
经过96小时连续奋战,8月8日,受暴雨洪水影响的黑龙江省滨绥铁路24处险情地段全部抢通,目前全线恢复通车,群众灾后生产生活秩序正有序恢复。
来源:光明日报